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从AI技术的行业落地经验来看,电力行业的数智化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监控,这个阶段主要是基于泛在感知和高速通信,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感知和动态监测,实现全面可观、实时可测,更加形象的比喻就是比特感知瓦特。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分析,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大数据和一些确定的规则模型,对电力系统未来的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和模拟,实现精准可测、高度可控,也就是“比特"管理“瓦特"。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自治,通过更加高阶AI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形成自适应、自进化、自决策的模型能力,通过数字空间共享的智能成果,下达决策性指令或提出预见性改造方案,实现用“比特"增值“瓦特"的目标。
面对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带来的深刻变革,电力系统需要在形态、特性和机理方面做出调整。在电力方面,推进“源、网、荷、储"的融合变换、协同发展,构成“大电网+主动配电网+微电网"的电网形态;在算力方面,以数字数据为基础,构建强大的软件平台,并最终实现软件定义的电力系统。通过将信息技术、计算技术、传感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成可见、可知、可信的透明化电力系统。
从新型电力系统对数字技术的诉求分析,AI无疑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基于AI大模型场景的探索将助力电力应用的创新,主要包括电力资产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新能源的发电功率预测、新兴负荷的感知和预测、大电网安全稳定调度等场景。
功能特点(LYDN-6000新型电力设备“三相电能电量分析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1、仪器是集电能表校验、电参量测试和检测电网中发生波形畸变、电压波动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为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
2、不停电、不改变计量回路、不打开计量设备情况下,在线实负荷检测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
3、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数,频率等多种电参量,从而计算出测试设备回路的测量误差。
4、可选配虚拟负载箱,当用户无负荷或超低负荷时,也能对电表进行准确的测量。
5、可显示被测电压和电流的矢量图,用户可以通过分析矢量图得出计量设备接线的正确与否。同时,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可自动判断48种接线方式;追补电量自动计算功能,方便使用人员对接线有问题的用户计算追补电量。
6、电流回路可使用钳形互感器进行测量,操作人员无须断开电流回路,就可以方便、安全的进行测量。
7、可校验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仪表以及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单相的1A、的各种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8、可采用光电、手动、脉冲等方式进行电能表校验。
9、测量分析公用电网供到用户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可测量分析: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电网谐波。
10、可显示单相电压、电流波形并可同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波形。
11、负荷波动监视:测量分析各种用电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造成的波动。记录和存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相位等电力参数。
12、 电力设备调整及运行过程动态监视,帮助用户解决电力设备调整及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3、可选配条码扫描器,对电表的条码进行自动录入。
14、电能表的485通讯接口进行检测,并能完成现场校验多功能(智能)电能表的工作需求,可根据电表中已设置的需量周期和滑差的时间对需量进行误差校验。
15、具备万年历、时钟功能,实时显示日期及时间。可在现场校验的同时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并通过串口上传至计算机,通过后台管理软件(选配件)实现数据微机化管理。
16、采用大屏幕进口彩色液晶作为显示器,中文图形化操作界面并配有汉字提示信息、多参量显示的液晶显示界面,人机对话界面友好
17、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既可用于现场测量使用,也可用做实验室的标准计量设备。
技术指标(LYDN-6000新型电力设备“三相电能电量分析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1、输入特性
电压测量范围:0~400V,57.7V、100V、220V、400V四档自动切换量程。
电流测量范围: 0~,内置互感器分为(CT)档。钳形互感器为(小钳)、2(小钳)、100A(中钳)、500A(中钳)、400A(大钳)、2000A(大钳)六个档位。(其中中型钳表和大型钳表为选配)
相角测量范围:0~359.999°。
频率测量范围:45~55Hz。
2、准确度
计量校验部分:
电压:±0.05%(±0.1%)
电流:±0.05%(±0.1%)(钳形互感器±0.5%)
有功功率:±0.05%(±0.1%)(钳形互感器±0.5%)
无功功率:±0.3%(±0.5%)(钳形互感器±1.0%)
有功电能:±0.05%(±0.1%)(钳形互感器±0.5%)
无功电能:±0.3%(±0.5%)(钳形互感器±1.0%)
频率:±0.05%(±0.1%)
相位:±0.2°
3、电能质量
基波电压和电流幅值:基波电压允许偏差≤0.5%F.S.;基波电流允许偏差≤1%F.S.
基波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差的测量偏差:≤0.5°
谐波电压含有率测量偏差:≤0.1%
谐波电流含有率测量偏差:≤0.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偏差:≤0.2%
4、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10℃~ +40℃
5、绝缘
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1.5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标准电能脉冲常数
标准电能脉冲常数:内置互感器常数(FL)=10000 r/kW·h ,
钳型互感器常数(FL):
2 | 100A | 500A | 400A | 2000A | |
10000r/KW·h | 2000 r/KW·h | 500 r/KW·h | 100 r/KW·h | 125 r/KW·h | 25 r/KW·h |
7、重量
重量:2Kg
8、体积
体积:32cm×24cm×13cm
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50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环保气体绝缘型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推进会在西安召开,这不仅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考验,更为点亮电网未来之光迈出了坚实步伐。
作为国网江苏公司牵头的第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长周期、高经费投入的特点,彰显了项目的复杂性与重要性。研制550千伏环保型GIS样机并开展工程示范应用,一旦成功,将成为我国顶端电力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力推进“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该成果的落地能有效降低电力设备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我国能源领域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大步迈进,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经团队内部讨论及专家评审,明确项目实施计划关键时间节点,为项目执行设定了精准的“导航坐标"。这些时间节点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控制点,每一个节点的按时完成都意味着项目向最终目标靠近一步。后续按计划安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体现了项目团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不仅是对国家科技资源投入的负责,更是对电力行业发展需求的回应。只有高质量的成果,才能真正推动顶端电力装备产业升级,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效能。
国网江苏电力设备部在此次项目推进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未来的科研征程中,设备部应继续发挥带领作用,加强与各参与单位的沟通协作,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注重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确保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其他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宝贵借鉴。
由此,我们要象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那样,有序推进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明确各单位在项目中的职责与任务,梳理不同课题之间的关联与协作要点,为我国电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领我国电力行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