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风电机组大型化是平价时代很好的技术发展方向。要带领这个趋势,整机商不能守株待兔,必须在技术上主动出击。关键零部件自研正是从整机商的视野与角度,将技术探索的触角向更多领域延伸,通过技术穿透产业链,形成部件与整机的协同技术进步。
风电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是通过关键零部件实现的,这意味着整机商要逃离舒适区,技术能力向过去未曾涉足的产业链上游领域延伸,为此,整机商必须具备打开技术“黑匣子"的诚意、勇气与智慧。这方面,远景能源已经走在前面。
从2009年推出第1款风电机组开始,远景能源就掌握了自主的整机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投入,远景能源一步步完成了变频器、叶片、发电机、变桨轴承、齿轮箱、主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自研甚至自产,建立起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系统设计验证能力。
“从关键零部件自研代工到自研自制,我们的目的都是要将底层技术做透,提高风电机组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一、概述(LYMOA-2000带电式氧化锌避雷器现场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LYMOA-2000氧化锌避雷器现场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检测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MOA阀电间接触不佳的内部缺陷,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中14.2的规定,发电厂、变电所在每年雷雨季前和必要时应该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做直流1mA电压(U1mA)和0.75 U1mA下泄漏电流的检测。
本公司根据实地测量需求对仪器进行了改进,将直流高压电源、测量和控制系统有机结合,缩小仪器体积,减轻重量。操作设置人性化,通过遥控器实现远程遥控测量,并根据测量规程要求增加了自动测量环境温度功能,带有大容量存储器,可存储5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配备高速热敏打印机大大提高了测试结果打印速度。是电力系统以及氧化锌避雷器生产厂现场检验不可少的设备。
二、产品技术参数(LYMOA-2000带电式氧化锌避雷器现场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1.测量范围:电压:0~30kV 电流:0~1000μA
纹波系数:≤1.5%
2.分辨率:电流:0.5μA 电压:0.1 kV
3.内置电源充电时间:2-3小时
4.内置电源使用时间:≥4小时
5. 遥控有效距离:100M
6. 环境温度:-10℃~50℃
7. 相对湿度:25℃时≤85%
8. 海拔高度:<1000M
9. 充电电压:AC100V-240V
10.电源频率:50±1HZ
三、性能特点(LYMOA-2000带电式氧化锌避雷器现场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1.温度测量:自动感应环境温度并记入测试结果。
2.遥控测试:通过遥控器实现远程遥控测试,让测试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3.内部电源:可使用AC220V交流电,也可由内置充电电池供电使用。
4.使用方便:中文菜单操作,测量数据显示直观,内置前换纸打印机换纸方便,打印速度快。
5.测量准确:全数字化处理,内建精密数学模型,测量精度高,测试结果重复性好。
6.可存储5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并能随时查看打印。
7.携带方便:高度、体积、重量仅为同类产品的3 0 %~7 0 % , 携带方便。8、功能齐全:测量、显示、时钟、温度、结果打印一步到位。
四、面板功能介绍(LYMOA-2000带电式氧化锌避雷器现场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1.液晶显示窗口
2.电池欠电压指示灯(内部电池电量不足时灯亮,对测试有影响,请及时充电。)
3.AC220电源插座(交流220V电源输入口及充电接口。)
4.充电指示灯(当电源插座接上电源时内部电池开始充电,此时充电指示灯点亮,当电池充足电后指示灯熄灭。)
5.电源开关(控制仪器的打开与关闭。)
6.操作键盘(设置测量参数和控制测量及打印。配有遥控器的仪器,同时按下遥控器上两个按键开始测试)
7.高压输出端(当开始测量时此输出端为直流高压0-30kV,请注意安全!)
8.高压输出指示灯(当有高压输出时灯亮,没有高压输出时灯灭。)
9.接地端(连接避雷器的另一端,用于测量避雷器的漏电流。)
10.打印机(测量完后直接按打印键打印测试结果。)
五、使用方法(LYMOA-2000带电式氧化锌避雷器现场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测试前请务必接好试品再按“测试"键!!
1.接线:将避雷器放在绝缘性能良好的支架上,然后将测试仪的高压输出端接到避雷器的一端,接地端接到避雷器的另一端。(如图2)
2.测量:合上电源开关,液晶模块显示开机欢迎画面和按键作用提示,。(如图3)
按“+" 键查看以前保存的数据(每次测试结束后自动保存测试结果)
按“测试"键进入测试状态,高压输出注意危险!
按“设置"键调整日期和时间(系统日期和时间错误是需要调整)
等待几秒后当没有任何操作自动进入时间日期设置画面,此时显示的温度为测试的环境温度。(如图4)
如果需要调整时间和日期请按设置键光标开始移动依次为“年"、“月"、“日"、“时"、“分"、“秒"循环移动,将光标移动到要设置的项后按“+"、“–" 键来进行设置。
任何时候按“测试"键都能进入测试(测试前请确认试品已接好!)。(如图5)
测试高压启动电压逐渐升起,电流也在不断变化。(如图6)
当电流为1毫安时,仪器自动记录此时的电压值,高压开始慢慢下降,下降到0.75倍的电压,自动记录此时的电流值,测试结束。测试结果闪动三次后锁定测试结果并自动保存。(如图7)
3.测试结果打印:
如果需要打印本次测试数据请按“打印"键,打印机会自动打印本次测试结果及环境温度、日期、时间等。(如图8)
4.数据保存和查看:
每次测试结束后数据自动保存,一共可保存50次测试数据,当测试数据超过50次后自动覆盖第1条数据其它数据不变,依次循环存储。
按“+"键查看已保存数据,再按“+"翻页查看上次数据(循环上翻页)
测试数据会在时间日期页面和测试结果页面循环跳动。(如图9)
按“-"键 即“打印"键打印当前查看的数据。
5.报错:如果测试过程当中出现试品没有接好或者短路过载等原因,仪器会进入自动保护状态,停止测试并提示测试错误。(如图10)
6.更换打印纸:打印纸更换时将打印纸装入纸仓,将打印纸拉出,盖上前盖板。热敏打印纸只有较光滑的热感面(正面)才能打印内容。
7.更换保险丝:在电源插座下方有一个保险丝盒, 用平口起子将该保险丝盒往上拉即可更换保险丝。保险丝规格为3 A。
要保持优异的发电能力,风轮直径必须跟上单机容量持续增大的步伐,这给翼型设计带来不同以往的挑战。使用标准翼型库中的翼型,气动外形性能与结构很难满足大型叶片系统的设计匹配要求。远景能源的技术人员相信:只有真正深入到翼型自研中,才可能将超长叶片与整机载荷设计融为一体,得到更高效的超长叶片解决方案。
例如,叶片的变桨扭转过程,从叶根传递到叶尖需要一定时间。叶片越长,扭转刚度越小,这种变桨滞后就越明显,也意味着在极限工况下超长叶片因变桨滞后而容易出现超载。从171米风轮直径叶片开始,远景能源对铺层进行了特殊设计,在大弯矩载荷下叶片会自动发生扭转从而改变攻角,在叶片完成“缓慢"的变桨动作前就实现一定程度的自适应降载。
能够开发出这项技术,源于远景能源在自研整机载荷设计软件ENFAST中,采用自由涡尾迹与叶素动量理论结合的超长大变形叶片气动计算模型,突破了叶片设计的基础理论。“我们在软件的框架模块结构中,加入柔性多体动力学框架与随动梁单元,还针对多体动力学框架一些参数性能的细节变化,做了很多自主开发工作。"高猛谈道。
与其他软件相比,ENFAST的非线性大变形叶片气动力计算精度提升了8%。且这项技术不止用于叶片,也包括对塔筒等部件的非线性弹性变形,覆盖了诸如几何刚度、离心刚化、科氏力等非线性效应。
ENFAST对超长叶片设计的全面支持,给远景能源第三代叶片翼型自研打下基础。据高猛介绍,远景能源陆上200米风轮直径叶片,叶尖与叶根段采用优化DU翼型,中间段采用第三代自研翼型,使叶片发电性能相比上一代自研翼型叶片提升了1.5%,结构效率增加5%。
超长叶片自研只是ENFAST打开风电整机自研求解器模型和算法“黑匣子"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该软件还可实现机组各种实际应用场景的快速开发和迭代计算,通过植入很前沿的算法模型,让机组各方面的设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比如将很前沿的气动、水动力算法模型植入机组设计中,从源头提升复杂山地风况生成效率与精度,满足漂浮式平台的高精度水动力计算、仿真与设计需要。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