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针对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等系列部署,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5G技术在电网行业创新应用,青岛供电公司作为国网大型供电企业,在5G+电网运维、供电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从广连接维度看,电力系统非常庞大,其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成千上万个节点的可靠信息通信,极需广连接。从低时延维度看,电力系统配网末端光纤无法覆盖区域的自动化装置,需要保持毫秒级甚至更高速的通信,极需低时延。从大带宽维度看,电力系统监控等非结构化数据呈现指数级增长,庞大数据量的实时交互通信,极需大带宽。
“电力系统的需求与5G的三大技术特点很好的契合,将成为5G规模化商用的最大用户。"
特点(LYGC-6800电力专用色谱分析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传统电力气相色谱仪是以1台色谱仪、1台AD转换器、1套计算机、1套打印机的方式工作的。这种工作方式使得色谱仪配备较多的用户在使用和管理上非常不便,并且设备重复投资、浪费严重。在当今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可以说是贬值严重的商品之一。配备大量的计算机也给用户在设备管理和数据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这种传统的使用模式往往要采用一个厂家的电力气相色谱仪,又要采用另外一个厂家的工作站配合才能使用,使得系统整体的功能难以发挥、系统的性能也难以提高,对于用户提出的功能增加就更无从谈起了(比如数据的远程传输、多台仪器的监控等)。
针对这一传统电力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弊病,我公司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采用了全新的工业造型、电子线路,并将当今的主流技术(IP技术)应用于电力气相色谱仪,开发出的新型电力气相色谱仪。仪器*摒弃了停产芯片或拆机芯片以及即将淘汰的RS232通信串口,采用了的高集成度的工业级芯片、总线技术、以太网技术、微流量气体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优化了温控程序和气路控制,从根本上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由于采用了网络技术并内置了谱图数据处理技术,*打破了现有国产色谱仪的繁琐笨重的工作模式。使得多台色谱仪共用1套计算机完成数据分析、打印、存储成为现实,并实现了仪器的远距离监控和色谱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的实验室投资以及运行费用,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实时跟踪管理。
主要技术指标:(LYGC-6800电力专用色谱分析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操作显示:5.7寸点阵汉化彩色液晶(可配备触摸屏)
●温控区域:6路
●温控范围:室温以上8℃~450℃,增量: 1℃, 精度:±0.1℃
●程序升温阶数:16阶
●程升速率:0.1~39℃/min(普通型);0.1~80℃/min(高速型)
●气体控制:机械阀控制方式、电子流量压力控制方式任选
●外部事件:4路;辅助控制输出4路
●进样器种类:填充柱进样、毛细管进样、六通阀气体进样、自动顶空进样任选
●检测器数目:3个;
●启动进样:手动、自动任选
●通信接口:以太网:IEEE802.3
2019年8月,青岛供电公司与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和华为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成立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2020年7月建成了国内很大的智能电网实验网,还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电力切片网络管理平台,实现5G切片的可管、可控,为5G在电网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青岛电网还建成了国网第1个北斗地面增强基站,基于5G大带宽和北斗精准定位,自主研发了“5G+北斗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5G的大带宽特性,支撑了电力线路和变电站超高清视频数据的实时回传,有效提升各类带电设备隐患发现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5G的低时延特性,支撑了配网纵差保护应用,使用户停电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实现了毫秒级精准负荷控制,保障了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孙旭日表示,5G的广连接特性,支撑了分布式电源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同时也成功地应用在配网态势感知、智慧物资管控和移动办公等场景。
3月15日,主席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将广泛消纳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青岛电网开展的多场景探索,得到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这也为5G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打开广阔空间。
网络安全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5G的安全性将成为其能否在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的最关键因素。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青岛电网5G实验室组建了实验网,已联合公安部三所、中国电科院等机构正在开展5G安全认证。
超越5G在电网中的应用,青岛电网还开展了5G基站削峰降费、电力杆塔及通信资源共享,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孙旭日讲道,未来青岛电网还将深化应用场景,打通技术、产业和商业间的断点,将已经成功验证的试点项目规模化应用。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