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在广东阳江,三山岛工程陆上关键线路江门段施工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巨型吊臂如钢铁巨擘起起落落,施工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这一工程是全球的第1个±500千伏海上风电海陆一体、超远距离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它将实行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输电方案,经济高效地破解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送出瓶颈。
同样是远距离海上风电输送,三山岛工程的新型输电方案主要“新"在哪?“我们在国内第1次提出的‘超大规模海陆一体柔性直流协同输电技术’。"
当前,我国现有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普遍采用“海上换流站+直流海缆+陆上换流站+交流架空线"的模式,将风电输送至陆上负荷中心。海上风电送出工程各投资主体各自开展前期工作,容量相似、布局接近的海上风电厂项目采用多种输电方式、多电压等级送出。
专业人士坦言,在近海、小规模海上风电时期,这种模式是第1选。但是,随着海上风电送出规模持续增长,各种潜在问题便与日俱增。
“陆上换流站重复建设、交流输电走廊占用土地资源大、负荷中心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日益突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规模化开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于是,自2018年开始,南网科研院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研制了国内第1套紧凑型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和阀塔物理样机,开创性提出66千伏无升压站的千兆瓦级风机直接汇集组网方案,并提出“超大规模海陆一体柔性直流协同输电技术"。
“该技术实现了海上与陆上输电环节的全柔直化,大规模风电通过‘海上换流站+直流海缆+陆上直流架空线’直达负荷中心。"邹常跃向记者解释。区别于我国现有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普遍采用的方案,三山岛工程不需要在登陆点建设大量换流站,也不需要在输电通道上新建大量交流架空线,而是通过陆上直流架空线将海上风电输送至负荷中心。“这就大大缓解了广东沿海城市海岸线土地资源和输电通道的紧张。"
三山岛工程的风电汇集规模相比世界很高水平将再提升200%,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率提升100%,输电成本降低15%,破解了城市中心输电走廊无法支撑沿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的瓶颈,同时提升了受端电网无功支撑能力、缓解了短路电流超标问题。

一、概述(LYDZJ电力市场需求“变压器油真空滤油车"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为适应电力维修部门现场检修各类高低压带油设备的需要,我们参考日本加藤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以DL/T521-93-2002真空净油机使用导则为指导,设计具有体积小,比例重量轻、移动方便、噪声低、连续工作时间长,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是各电厂、电站、变电所、电器制造厂、工矿企业过滤变压器油、透平油、40℃以下机油、液压油、润滑油,机油,等等多种油液中的水份、气体和杂质的理想设备。
二、主要用途(LYDZJ电力市场需求“变压器油真空滤油车"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1、本机可用于各类油浸变压器、油浸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少油继路器,进行现场滤油及补油。
2、本机可用于对上述设备进行现场热油循环干燥,尤其是对油浸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少油断路器的热油循环干燥更为有效。
3、本机可用于对密封油浸设备进行现场真空注油和补油及设备抽真空。
4、本机还可以用于对轻度变质的变压器油进行再生净化,使其性能达到合格油标准。
三、主要特点(LYDZJ电力市场需求“变压器油真空滤油车"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本机与国际国内的同类产品相比较有如下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是同类产品重量的二分之一。
2、改进完善了油气分离的设计。利用真空进油,装设了管状旋转喷油器,减少了阻力,回旋速度快,增加了油气分离效果。
4、根据用户的需要,净油器部分的过滤介质由特制精滤芯为过滤介质,特制精滤芯为无纺密纸做成,当发现过滤慢时只需剥掉外面一层无纺密纸即可。
多能,这是本机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本机在现场使用,并利用原来的带油设备做储油罐,使热油循环本机与设备之间,这样便使滤油、再生、热油循环干燥三种功能同时进行,省工、省时、确为一举三得。

四、工作原理(LYDZJ电力市场需求“变压器油真空滤油车"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真空净油机是根据水和油的沸点不同而设计的,它由真空加热罐、精滤器、冷凝器、初滤器、水箱、真空泵、排油泵以及电气柜组成。真空泵将与真空罐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外界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油经过入口管道进初滤器消除较大的颗粒,然后进入加热罐内,经过加热到40-75℃的油通过自动油漂阀,此阀是自动控制进入真空罐内的油量进出平衡。经过加热后的油液通过喷翼飞快旋转将油分离成半雾状,油中的水份急速蒸发成水蒸气并连续被真空泵吸入冷凝器内,进入冷凝器内的水气经冷却后再返原成水放出。在真空加热罐内的油液,被排油泵排入精滤器通过滤滤芯将微粒杂质过滤出来。从而完成真空滤油车迅速除去油中杂质、水份、气体的全过程,使洁净的油从出口处排出机外。
五、使用说明(LYDZJ电力市场需求“变压器油真空滤油车"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连接好进出油管油路,接通380V,接好地线,检查各电路是否连接可靠,各油路阀门是否打开,准备无缺后再进行操作程序;点动真空泵,使泵内的油能正常运行,再使真空泵连续运转。当真空表面达到表定时,可打开进油阀,直至真空缸内下视窗看见油面时,即启动排油泵开关,开始排油过滤杂质,油路正常循环,打开加热器开关,挥发油中水份,如果油中水份较多时,真空缸内油沫会增高,此时必须打开放气阀控制适应的真空度,待水份减少、油下降后关闭放气阀,使真空度达到极限。此时要注意各仪表的反应,如果压力表读数大于0.3MPA时,说明滤油器内滤芯表层杂质太多,需要去掉表层滤纸即可,工作完毕后,参看原理示意图,打开放气阀使真空度达到正常大气压,排完缸内的油,剩下的油从放油阀放出,防止下次使用时,混入不同型号的油中。
六、技术标准;
性能及参数 | 参数选型列表 | |||||||||||||||||||||
LYDZJ 3000 | LYDZJ 4800 | LYDZJ 6000 | LYDZJ 7500 | LYDZJ 9000 | LYDZJ 12000 | LYDZJ 18000 | LYDZJ 30000 | LYDZJ 60000 | ||||||||||||||
工作 参数 | 击穿电压KV | ≥100 | ≥120 | |||||||||||||||||||
流量L/MIN | ≥3000 | ≥ 4800 | ≥6000 | ≥7500 | ≥9000 | ≥12000 | ≥18000 | ≥30000 | ≥60000 | |||||||||||||
真空度 | 极限(表计)pa | ≤100 | ||||||||||||||||||||
工作(表计)pa | ≤400 | |||||||||||||||||||||
工作压力(mpa) | ≤0.35 | |||||||||||||||||||||
工作噪音(db) | ≤100 | ≤150 | ≤200 | |||||||||||||||||||
含水量mg/㎏ | ≤7 | |||||||||||||||||||||
含气量% | ≤0.3 | |||||||||||||||||||||
清洁度NAS | ≤8 | |||||||||||||||||||||
B值 | ≥6 | |||||||||||||||||||||
色级度 | ≥3 | |||||||||||||||||||||
过滤精度um | 0.5—0.8 | |||||||||||||||||||||
电加热功率KW | 50 | 60 | 75 | 95 | 110 | 150 | 180 | 360 | 600 | |||||||||||||
总功率KW | 70 | 80 | 100 | 120 | 150 | 300 | 320 | 480 | 750 | |||||||||||||
电源电压V | 380V | |||||||||||||||||||||
进出口径 | G3/4〃 | G1〃 | G1.25〃 | G1.5〃 | ||||||||||||||||||
油温范围 | 40℃-75℃ | |||||||||||||||||||||
平均没故障工作时间 | h≥5000 | |||||||||||||||||||||
连续工作时间 | h≥200 | |||||||||||||||||||||
净油机重量(㎏) | 300 | 380 | 480 | 620 | 750 | 900 | 1200 | 1600 | 2000 | |||||||||||||

三山岛工程提出的新型海上风电输电方案必然经过多轮论证,但是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依然会带来很多新的挑战,比如,直流架空线故障穿越的难题。
针对此难题,南网科研院研究团队第1次提出无直流断路器、无集中耗能装置技术方案。“因为在昆柳龙直流已经验证了柔性直流架空线路故障自清理功能的可靠性,所以不依赖直流断路器实现直流故障穿越,我们有一定的经验。"
不过,新的挑战依然存在。与昆柳龙直流工程主要采用网对网输送模式、送端有电网承担盈余功率不同,在三山岛项目中,由于海上风机都是独立的,一旦陆上电网侧发生故障,海上风机功率调节速度过慢,就可能导致直流海缆能量堆积、电压升高,造成设备损坏和系统停运。
所以三山岛工程不能只考虑清除故障,还需要解决与风机协同及盈余功率等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往有企业考虑采用直流耗能装置+直流断路器的方案,但大多因直流断路器体重大、成本高而被放弃。"南网科研院研究直流所技术总监介绍,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工程推出了无直流断路器、无集中耗能装置的创新技术方案,“其核心是借助风机全功率变流器自带的耗能装置,实现盈余功率的分散式就地耗散,充分发挥每个风机自身具备的耗能能力,配合电网进行协调。"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无直流断路器、无集中耗能装置的方案对通讯速度的要求很高。
正常来说,一次协调指令的传递需要600毫秒,但是如果线路发生故障,风机的盈余能量会在10毫秒以内让柔直阀过压跳闸,再加上故障检测等时间,最终留给协调的时间只有——1毫秒。
科学研究往往如此,当提出一个解题方案,就会引出另一个新问题,科研人员又需要提出另一个解题方案。
此次科研团队的解题方案是:利用低成本的专用通讯装置,实现柔直与风机的快速协同。“我们设置了光纤传输的专网通讯网络,和几百台风机直接联通进行指令下达,把协调的时间控制在1毫秒内。"邹常跃说,他们已在广东临海风电试验基地开展了快速调用风机耗能装置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大约0.6毫秒就能完成协调",这有力地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