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随着“新基建"出台,5G、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加快发展、落地,这将赋能“电力+北斗"融合发展,提升电力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在电力运检、营销服务、基建安全、调度运行等方面的应用水平,提升电网运行管理和安全可靠水平。
如在电力调度领域,利用北斗技术构建的的统一时频网能实现全网系统纳秒级时间同步,再结合5G高可靠、低时延特性,可实现电力调度实时可控,支撑电力实时上网交易。同时,“北斗+5G"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可大幅降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启动时间,提升导航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能为电网各类物联终端赋予精准的时空属性,推动设备管理互联互通和智能化。
此外,随着含有5G基站、数据中心站、北斗基准站等设施的“多站融合"项目加快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政策、商业模式等不断完善,电力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的服务对象有望外延至能源以外的行业,提高其他客户的“获得电力"水平。

功能特点(LYDJ-4000三相电能表校验仪工作原理及结构)
1、仪器是集电能表校验、电参量测试和检测电网中发生波形畸变、电压波动与闪变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为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
2、不停电、不改变计量回路、不打开计量设备情况下,在线实负荷检测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
3、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数,频率等多种电参量,从而计算出测试设备回路的测量误差。
4、可显示被测电压和电流的矢量图,用户可以通过分析矢量图得出计量设备接线的正确与否。同时,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可自动判断48种接线方式。
5、电流回路可使用钳形互感器进行测量,操作人员无须断开电流回路,就可以方便、安全的进行测量。
6、可校验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仪表以及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单相的1A、的各种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7、可采用光电、手动、脉冲等方式进行电能表校验。
8、测量分析公用电网供到用户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其测量分析: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电网谐波。
9、可显示单相电压、电流波形并可同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波形。
10、负荷波动监视:测量分析各种用电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造成的波动。记录和存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相位等电力参数。
11、电力设备调整及运行过程动态监视,帮助用户解决电力设备调整及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2、测试分析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动态参数并对其功能和技术指标作出定量评价
13、具备万年历、时钟功能,实时显示日期及时间。可在现场校验的同时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并通过串口上传至计算机,通过后台管理软件(选配件)实现数据微机化管理。
14、采用大屏幕进口彩色液晶作为显示器,中文操作界面并配有汉字提示信息、多参量显示的液晶显示界面,人机对话界面友好
1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既可用于现场测量使用,也可用做实验室的标准计量设备。
技术指标(LYDJ-4000三相电能表校验仪工作原理及结构)
1、输入特性
电压测量范围:0~400V,50V、100V、200V、400V四档自动切换量程。
电流测量范围: 0~,内置互感器分为(CT)档。钳形互感器为(Q)、2(Q)、100A(Q)、500A(Q)四个档位。
相角测量范围:0~359.9°。
频率测量范围:45~55Hz。
2、准确度
计量校验部分:
电压:±0.05%(±0.1%)
电流:±0.05%(±0.1%)(钳形互感器±0.5%)
有功功率:±0.05%(±0.1%)(钳形互感器±0.5%)
无功功率:±0.2%(±0.5%)(钳形互感器±1.0%)
电能:±0.05%(±0.1%)(钳形互感器±0.5%)
频率:±0.05%(±0.1%)
相位:±0.2°
3、电能质量
基波电压和电流幅值:基波电压允许偏差≤0.5%F.S.;
基波电流允许偏差≤1%F.S.
基波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差的测量偏差:≤0.5°
谐波电压含有率测量偏差:≤0.1%
谐波电流含有率测量偏差:≤0.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偏差:≤0.2%
电压偏差偏差:≤0.2%
电压变动偏差:≤0.2%
闪变偏差:≤5%
4、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10℃~ +40℃
5、绝缘
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Ω。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1.5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标准电能脉冲常数
标准电能脉冲常数:内置互感器常数(FL)=10000 r/kW·h
钳型互感器常数(FL):
2  | 100A  | 500A  | |
10000 r/WK·h  | 2000 r/WK·h  | 500 r/WK·h  | 100 r/WK·h  | 
7、重量
重量:2Kg
8、体积
体积:25cm×16cm×6cm

技术带来变革。能源革命要求电网转型升级,不仅要输送电能,还要传输信息,支撑能源电力安全、稳定、高效流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客户、居民客户及电动汽车、储能等电网末端设备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且设备之间差异化很大,以往只能通过人工方式或传统网络获取简单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准确性难以保障,甚至还有大量的电网设备处于无网络覆盖区域。北斗短报文、5G等技术联合应用作为一种新的、可靠的、安全的通信方式,将为收集信息、数据共享、客户模型分析等提供条件,进一步实现水、电、气、热等多源信息感知融合,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开展,提高客户能效。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