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新型电力系统将通过大容量长时储能改变电力系统的实时平衡机制,全部解决高比例风光等绿色电力由于波动性、随机性给系统带来的不稳定问题。
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从分布式应用向大系统演进,市场对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各类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除抽水蓄能外很适合吉瓦级大规模电力存储的技术,它兼具单位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很好地弥补了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不足。
按照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行动方案,中国能建正在积极推广应用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的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并提出了覆盖项目开发、选址、设计、装备、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能建方案"。
以目前已经开工的湖北应城、山东泰安、辽宁朝阳、甘肃酒泉4个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例,其充放电主系统转换效率达70%以上,系统单位造价不高于1400元/千瓦时,可与抽水蓄能对标。
事实证明,中国能建大力发展以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为主的大容量长时物理储能技术,符合我国能源转型要求和行业发展规律:一是从规模上便于电网进行调度;二是能显著提高系统效率并降低单位容量造价;三是有利于全面国产化、加速产业化进程;四是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稳步升级。
同时,中国能建还能够发挥在传统电力系统建设中形成的研发设计、工程施工与装备制造能力,推动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传统优势业务的转型升级。
一、概述(LYZJ-VI三杯油耐压机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是上海来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全体科研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GB507-86和GB507-02及行标DL-474·4-92DL/T596-1996的有关规定,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长期不懈努力,精心研制开发的高准确度、全数字化工业仪器。该系列仪器采用微机控制,全自动数字化、造型美观、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您的工作在轻松愉快中完成,现具体绍如下。
二、特点:(LYZJ-VI三杯油耐压机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1、仪器采用大容量单片机,双CPU控制工作稳定可靠。
2、仪器内设宽范围看门狗电路杜绝了死机现象。
3、多国标选择,仪器程序设有1986、2002两种国标和自定义设置,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多种选择。
4、仪器油杯采用复合材料一次浇注而成杜绝了漏油和易碎的现象。
5、仪器特别的高压端采样设计让测试值直接进入A/D转换器,避免了在模拟电路中造成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6、升压速度均匀、稳定。
7、内置函数发生器,工频正弦波畸变小,频率稳定,避免了直接使用电网电源作升压器电源时,电网谐波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8、仪器内部具有过流、过压、短路保护等功能,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好.
9、操作简单,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操作界面。
10、金属外壳,美观大方,便携式结构,携带方便,户内外使用均可。
三、技术指标(LYZJ-VI三杯油耐压机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1、升压器容量:1.5KVA;
2、升压速度:2.0kV/S、2.5 kV/S、3.0kV/S、3.5kV/S;
3、输出电压:0-80kV可选;
4、电源畸变率:<1%;
5、显示方式: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
6、电极形式:球形或平板形;
7、电极间隙:标准2.5mm;
8、仪器外型尺寸:630×410×390mm;
9、整机重量:38kg;
四、使用条件(LYZJ-VI三杯油耐压机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1、环境温度:0℃-40℃
2、相对湿度:≤85%
3、工作电源:AC220V±20%
4、电源频率:50Hz±5HZ
5、整机功率:<200W
五、面板功能键说明:(LYZJ-VI三杯油耐压机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1、打印机 打印结果
2、液晶显示器 显示测试结果
3、KEY1-KEY4 对应液晶显示指示功能
4、升压速度调节旋钮 对应调节升压速度
5、工作指示灯 对应灯亮时,表明仪器的工作状态
6、电源开关 AC220V
六、操作步骤:
首先将待检油样放入专用油杯中后,接通电源,按液晶屏菜单提示进行操作。接好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开机界面如图一
1)显示图一界面时:按“设置"键进入下上等菜单界面如图二所示。
2)显示图二的界面时:按“选择"键可将光标移到“1986"“2002"处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国标设置子菜单,显示界面如图三所示。如果光标移动到“自定义" 处按“确认"键即可进入自定义设置子菜单,显示界面如图四所示。
3)显示图三的界面时:按“↑"键或“↓"设置停升电压,停升电压默认是60Kv(10kV一档位),从10kV~80kV可以选择。选择好后按“确认"键返回开始界面,按“开始"键进行测试。
4)显示图四的界面时:按“选择"键移动光标到相应的设置选项,再按“↑" 或 “↓"键可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停升电压默认是60Kv(10kV一档位),从10kV~80kV可以选择;间隔时间默认是5min(1min 为一档位),从1min~10min可以选择;静置时间默认是15min(1min 为一档位),从1min~15min可以选择;搅拌时间默认是10s(5s 为一档位),从5s~90s可以选择;打压次数默认是6次,从1~6次可以选择。设置好后按“确认"键返回开始界面,按“开始"键进行测试。
5)显示图三界面时按“选择"键将光标移动到杯位选择,按确认键进入进入选择杯位子菜单界面如图
选项“√"表示选中,“×" 表示未选种,默认表示全部选中。“确认"将返回开机主界面。如果1,2,3号杯有不需要升压的则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杯号,按“选择"键将光标移到需要设置的杯位处。
6)每次击穿电压值和轮回次数自动存储,测量完毕以后显示测试完毕,然后按“确认"键返回到主菜单图一,按“打印"键或“显示"键进入油杯每次击穿电压值和平均值的存储纪录。按“打印"键可以打印测试结果;按“确认"键返回到主菜单图一。
七、注意事项:
1、使用本仪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2、操作者应具备一般电气设备或仪器的使用常识。
3、试验前油样的选择、安放、及电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
4、接通电源后操作人员严禁触及油杯箱外壳以免发生电击危险。
5、接通电源前应仔细检查连接线是否牢固,仪器外壳是否可靠接地。
6、本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
八、维护与保养
1、的维修、护理和调整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2、本仪器户内外均可使用,但应避开雨淋、腐蚀气体、尘埃过浓、 高温或阳光直射等场所使用。
3、油杯应保持清洁,再停用期间应盛有干燥合格的绝缘油,保持油杯不受潮。
4、电极再连续使用达一个月后,应进行一次检查,检验电极间隙有无变化,用放大镜观察电极表面有无发暗现象,若有此现象,则应用绸布擦拭电极表面,并重新调整电极间隙,使之符合要求。
5、更换打印纸,打印机再出厂时已安装了打印纸,使用完毕后需要安装新的打印纸。
一般过程如下:
(1)按下打印机前盖板上的圆形按钮;
(2)把打印装入,并拉出一截(超出一点撕纸牙齿,),注意把纸放整齐,同时注意纸的方向(纸拉出后纸卷外侧面对着打印头);
(3)合上纸仓盖,打印头走纸轴压齐打印纸后稍用力把打印头走纸轴压回打印头。
6、油杯的清洗方法
1)用洁净的绸布反复擦拭电极表面和电极杆。
2)用标准规调整好电极间隙。
3)用石油醚或无水乙醇清洗3—4次,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在放入待测的油样清洗2—3次即可。
7、搅拌浆的清洗方法
1)用干净的绸布反复擦拭搅拌浆,直至表面无细小颗粒,忌用手接触搅拌浆表面。
2)用镊子夹住搅拌浆,浸入无水乙醇反复洗刷,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3)用镊子夹住搅拌浆,浸入待测油样反复洗刷即可。
8、调电极间隙工具使用方法:
用此工具把油杯一端电极杆索母松开,当电极杆松动以后,调解电极之间的距离,待距离调好以后旋紧索母即可。
注意事项:调解完以后索母一定要旋紧,以避免漏油。
面向大型风光基地储能配套、负荷中心调峰、退役火电机组调峰改造等丰富应用场景,中国能建已在辽宁、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规划布局了超过3000兆瓦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加快形成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争取早日形成技术与产业协同循环发展。
“此次在辽宁、甘肃两地开工的一批重点项目,充分融合了两地的绿色资源优势和中国能建的全产业优势。"宋海良介绍说,未来中国能建将全力推进示范项目实施。
加快项目投资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稳增长。中国能建持续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计划在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以及中东部和南部负荷中心地区,布局近百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通过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侧发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促进区域能源低碳转型和经济稳增长。
加强科技攻关,带领绿色低碳科技进步。此次开工的两个项目科技示范性强,对实现储能技术的规模化、融合化、数智化、清洁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风光氢储及氢能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膨润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实现“双碳"目标、打造现代新型产业链的利器。
加速产业布局,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在此次开工项目的带动下,中国能建将加速产业布局,加强产技融合、产融融合、产信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围绕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链,促进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人才、新项目加速落地,努力打造央地携手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以此为基础,中国能建将结合不同储能的技术特点和不同应用场景,加强不同方案在源、网、荷端的科学匹配;研发模块化、组合式储能技术方案对电力系统的全时段、全周期支撑;孵化一批多元化“混合储能"基地,实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支撑,实现以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为核心、多元储能技术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