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技术文章 | Technical articles

LYGC-6800电力系统专用色谱分析仪体积小,重量轻,简便实用
点击次数:966 更新时间:2023-03-02 打印本页面 返回

在电源侧,省电力公司将大力推广新能源+储能"应用,培育常规机组+储能"联合运行示范项目;在电网侧,加快浑源、垣曲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大同利用煤电退役机组厂址建设新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利用废弃矿井建设压缩空气储能试点工程;在用户侧,扩大可调节负荷资源库,聚合各类资源,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政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领头兵。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重要的网络平台,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我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对电力行业的一场战略性、全局性、革命性变革。

 

LYGC9800色谱仪-3.jpg

特点(LYGC-6800电力系统专用色谱分析仪体积小,重量轻,简便实用

传统电力气相色谱仪是以1台色谱仪、1AD转换器、1套计算机、1套打印机的方式工作的。这种工作方式使得色谱仪配备较多的用户在使用和管理上非常不便,并且设备重复投资、浪费严重。在当今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可以说是贬值严重的商品之一。配备大量的计算机也给用户在设备管理和数据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这种传统的使用模式往往要采用一个厂家的电力气相色谱仪,又要采用另外一个厂家的工作站配合才能使用,使得系统整体的功能难以发挥、系统的性能也难以提高,对于用户提出的功能增加就更无从谈起了(比如数据的远程传输、多台仪器的监控等)。

针对这一传统电力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弊病,我公司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采用了全新的工业造型、电子线路,并将当今的主流技术(IP技术)应用于电力气相色谱仪,开发出的新型电力气相色谱仪。仪器*摒弃了停产芯片或拆机芯片以及即将淘汰的RS232通信串口,采用了的高集成度的工业级芯片、总线技术、以太网技术、微流量气体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优化了温控程序和气路控制,从根本上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由于采用了网络技术并内置了谱图数据处理技术,*打破了现有国产色谱仪的繁琐笨重的工作模式。使得多台色谱仪共用1套计算机完成数据分析、打印、存储成为现实,并实现了仪器的远距离监控和色谱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的实验室投资以及运行费用,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实时跟踪管理。

主要技术指标:(LYGC-6800电力系统专用色谱分析仪体积小,重量轻,简便实用

操作显示:5.7寸点阵汉化彩色液晶(可配备触摸屏)

温控区域:6

温控范围:室温以上8℃~450℃,增量: 1℃, 精度:±0.1

程序升温阶数:16

程升速率:0.139/min(普通型);0.180/min(高速型)

气体控制:机械阀控制方式、电子流量压力控制方式任选

外部事件:4路;辅助控制输出4

进样器种类:填充柱进样、毛细管进样、六通阀气体进样、自动顶空进样任选

检测器数目:3个;

启动进样:手动、自动任选

通信接口:以太网:IEEE802.3

LYGC9800色谱仪.jpg

推进清洁替代,促进电力生产源头减碳。王政涛告诉记者,新能源将在电源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煤电将从发电主体逐步演变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通过CCUS、综合能源生产单元等火电低碳转型新技术,逐步实现存量火电的近零碳排放。截至20216月,我省新能源装机达到3384.5万千瓦,同比增长34.8%,占总装机比重的31.2%。预计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将达到7800万千瓦,占比超过40%。预计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成为第一大电源。

推进电能替代,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王政涛说,就是要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格局,深挖各领域电能替代潜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如,在交通领域,完善充电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助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动电采暖和屋顶光伏,发挥山西新能源优势,积极配合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在工农业领域,深挖工业生产窑炉、锅炉替代潜力,持续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电气化,不断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

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优化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在王政涛看来,电网结构将由以大电网为主,向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融合发展转变,推进电网数字化、透明化,满足新能源优先就地消纳和全国优化配置需要。为此,省电力公司将在太原等负荷中心示范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全面推动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由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在芮城县等地区建设村级直流配电网试点,实现屋顶光伏的就地消纳,因地制宜发展微电网,积极建设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支撑各类分布式资源接入电网。

推进灵活性资源有序发展,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在电源侧,省电力公司将大力推广新能源+储能"应用,培育常规机组+储能"联合运行示范项目;在电网侧,加快浑源、垣曲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大同利用煤电退役机组厂址建设新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利用废弃矿井建设压缩空气储能试点工程;在用户侧,扩大可调节负荷资源库,聚合各类资源,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

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提升能源互联网发展水平。省电力公司将制定并加快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技术,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打造电网数字化平台,依托能源云等电网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山西能源大数据中心,加大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拓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电力市场体系。王政涛认为,要加快推动建设竞争充分、开放有序的省级电力市场,实现山西富余新能源发电量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完善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大力推动绿色能源跨区输送。主动参与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市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协同机制、碳价格与电价联动机制,激发全社会减排动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很有开创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省电力公司将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引路者、推动者和先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山西力量。"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